2022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八个趋势

时间: 2024-02-06 23:38:33 |   作者; 开云体育网页在线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公益慈善组织面临的社会需求是动态发展的,且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需要将视角延伸到未来,让一些关键趋势得到普遍讨论,以回应当下的不完美,推动更新与变革。

  基于公益慈善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未来与公益慈善相关的重要事实,本文总结和选取了2022年公益慈善部门的八个趋势。这些趋势均与中国政治、经济系统的制度安排密切关联,并有可能对中国公益慈善的关注重点和资源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国上榜企业家的总财富达到34万亿,比去年增长了24%,财富快速向少数人集中成为一个明显趋势,财富传承和永续化成为摆在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面前的现实课题。

  中国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实现了创富,但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的归属和处置,对财富价值和责任的认知还远未成熟。公益慈善为财富传承和自我实现的顶层需求提供了一个渠道,也为社会一个人群设身处地为处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路径。未来,公益慈善将成为财富回归社会的最佳路径。

  2022年,公益慈善行业有更多机会为财富人群提供有关财富传承和财富价值的思想启蒙,公益基金会、公益专项基金和慈善信托将迎来巨大的财富增量,税收优惠、慈善组织登记、慈善组织支出与管理费用等限制性问题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和文化事业等一些市场失灵的刚需领域或取得更多资金支持,新公益、超慈善、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公益生态、互联网公益、大众公益、捐赠圈公益等新范式和新事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实践。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

  在社会捐赠层面,《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共接受境内外慈善捐赠2253.13 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地接受款物捐赠共计2086.13亿元,首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8.21%;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总额分别为1218.11亿元、524.15亿元,企业捐赠首次超千亿元。

  在第三次分配为公益慈善事业打入一针强心剂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并非强制。第三次分配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需要公益组织修炼内功,有效使用社会资源,在资金超过组织消化的时候能够主动放弃。更需要注意的是,公益组织不能把公益慈善的角色自我设限在第三次分配中。

  现代商业和公益本是在改革开放中相伴而生的,如今,两者之间将产生更多交叉。商业的思想前沿开始反思企业以逐利作为唯一目的的局限性,公益领域则开始采用商业手段实现公益目标。

  与现实世界形成对应的是,企业越来越强调其社会属性,消费者更加倾向为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买单;公益慈善部门则引入了社会企业和公益企业的概念,经过关于“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的大讨论,社会企业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

  合规、透明和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的立身之本。在商业强势介入公益领域后,公益组织将以被侵权的方式卷入企业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被迫应对恶性竞争带来的声誉冲击。在与商业的合作中,公益的独特性也有一定的可能被削弱。未来,如果公益的价值得不到坚守和捍卫,公益慈善有可能演变为商业的一个功能分支。

  2021年,公益组织在脱贫攻坚、常态化抗疫、紧急救灾等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非消极作用,在大众视野中增加了不少存在感,但彻底扭转社会信任下降的现实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011年,郭美美事件导致大众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呈现断崖式下降,其影响至今存在。2021年,99公益日公益项目套捐事件也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新的一年,与公益慈善资源同步增加的还有舆论风险,很多危机是由于信息的不通畅而导致。在情绪感染盖过理性表达的舆论世界,公益组织将在寻求公众善意和理解的考验中加强自身韧性。

  公众是公益慈善事业重要的支持力量,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公益慈善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益慈善部门要坚定地与公众站在一起。

  2022年,95后及00后相继进入职场,这批被称为Z世代的新一代年轻人是网络的原住民,有自身的群体特点。

  调查显示,Z世代更加重视体验,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容易被网络观点所影响;Z世代更关心社会公益,Z世代关心的议题包括人权、减塑、社区、减少浪费等。

  与其他组织相比,公益组织的管理层级更加扁平化,管理指令的执行建立在多方协调与沟通之上。对于想达成长远目标的公益组织领导者来说,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是建立共识与影响力,而不是纯粹的管理手段。公益组织的这些特点或许会对Z世代群体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从而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成为公益从业者。

  公益领域对Z世代的关注和研究尚属于空白,有关Z世代对于公益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挖掘。了解Z世代群体特点,并在运营管理上进行对应变革公益组织,将先一步获得Z世代群体的青睐和支持。

  全球疫情还远未结束。在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产生的情况下,全世界内采取了各种管控措施,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

  南南合作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基本定位。近年来,随着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一系列新型机制的建立,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

  国家鼓励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2021年,在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白准确地提出稳妥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序开展境外合作,增强我们国家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国“软实力”。这一年,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为代表的公益组织,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国际项目等方式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民间影响力。

  公益组织走出去,既是国家在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对公益组织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公益组织自身从优秀走向卓越、升级为国际型组织的自我要求,这个趋势并不会因疫情而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行动中,行业的先行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公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强大的公益支持生态系统,可以帮助行业加强专业性、提高捐赠金额、并树立行业标准,从而帮助公益行业中的组织和个人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潜力。

  2021年,整合、有效、多元成为公益生态建设的三个关键词。展望新的一年,核心能力提升、区域公益生态、议题网络和社群、行业自律与标准化建设将成为公益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同时,扮演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角色的专业平台组织、枢纽组织和支持性组织等将得到更多关注和资源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取得了很多突破。在稳与进的动态平衡中,党中央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到自身定位,才能得到更快更持续的发展。

  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公益组织也需要主动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机制,主动传达自己的声音,形成一套政社协调的有效机制。

  未来,基于中国的客观现实,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AI破译2000年前「上古卷轴」登Nature头版!21岁计算机天才,谷歌华人工程师共获大奖

  广西一男子开直升机回村过年:从老婆娘家到自家飞了50多公里,花了10多分钟

  宝宝不乖乖喝奶挨骂,委屈的小表情可怜又可爱,网友:手里的锤子是他最后的倔强

  主持人以为小女孩害羞,岂料小孩姐是在等节奏,网友:以为她想哭了,结果亮瞎了我的眼

  小米海外推出 A24i 显示器:1080P 100Hz、Redmi 1A“改名版”

  忘记 Vision Pro 密码?用户无法自行重置设备,需寄回苹果处理

上一篇:Junan Securities
下一篇:欢迎热情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丨奉献爱心 奉献力量